“我们村安装了自来水管,但是隔三岔五就停水,每周只能等着限时供应,有时候着急用水,还得去邻居家借水。”这是滕州市委第七轮巡察期间,巡察组在深入田间地头时了解到的群众诉求。
针对此问题,巡察组第一时间与镇党委和村“两委”深入沟通,研究解决办法,及时列为立行立改事项,移交被巡察镇进行整改。经多方推动,该村两周时间即实现24小时不间断供水,解决了持续6年的“吃水难”问题。同时镇党委对全镇自来水管网老旧、跑冒滴漏进行摸排。目前,该镇16个存在问题的村均已排出工期,分期分批进行整改,确保彻底解决群众“吃水难”问题。
巡察期间,巡察组建立“线下+线上”“查看+到访”双线模式。线下运用大喇叭广播、发放联系卡、加村民微信群等方式,广泛宣传发动;线上设计调查问卷,便捷高效收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通过查看惠民工程实施、惠民政策落实,到访“两委”成员、包村干部、老党员、困难户、上访户等群体,拓宽信息来源,多方位、多角度获取群众意见诉求。第七轮巡察期间,各巡察组共入村入户6000余次,受理信访280余件,发放调查问卷1.7万余份。
为把群众的“家门口”问题解决好,滕州市委巡察机构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出台立行立改工作办法,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理效率。对群众反映强烈、明显违反规定且能够及时整改的问题,“短平快”予以解决;对单靠被巡察党组织自身无法整改的群众身边事,及时制发巡察建议,推动部门结合职责加强调查研究,提出改进措施,共同推进整改任务;对需要高位推动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向书记专题会提交专题报告等方式,推动开展集中整治、专项治理,督促各方形成合力。第七轮巡察移交被巡察单位的43项立行立改事项,在现场巡察结束前已全部整改到位,先后就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乡村公益岗安置管理等问题制发巡察建议4份,移交专题报告2个。
“下步,将立足群众急难愁盼,推动查纠整改深入开展,同向发力。同时依托纪检监察协作区,以边巡边移边查方式推进案件查办,深化巡纪协同联动。”滕州市委巡察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