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子站群 > 党群机关 > 市纪委监委 > 善国廉风 > 廉史镜鉴

张养晦:正直坦率

时间:2016-05-03 来源:《古滕勤政廉吏史话》

  张养晦,字道光,号愚明,儒学教官张心宇之子,地方长官张云洲的侄子。他的兄长张养谦,字尊光,号白室,和他一同被推举为秀才。张养晦天资聪颖,善于诗词书法,尤擅长书画,可谓得心应手,挥洒淋漓间,满纸天趣自成。刚成年就在考试中获得优异成绩,声振学府。明神宗万历癸卯年,在乡试中考取举人,几次到礼部参加考试,直至去世也没有考中。张养晦于是感叹道:“唉!我没有来得及用俸禄为父母养老送终。倘若能得到一个官职,让泉壤间的父母感到荣耀,我的心愿就满足了。”后来,在在己未年夏天,张养晦被选拔任命为归德府节推。

  张养晦为人谦和而执法严厉。对嫌犯的判别却十分慎重和细致,别人称赞他“生死肉骨”,直到确凿不可改变。每次让犯人详细诉供,才予以判断裁定。他曾接受伯父张云洲教诲,在官署中亲手写下“公恕仁明”四字。每阅一宗案卷,都要谨慎思量几个月,所开脱释放囚犯的有一百四十多个案件。宋抚院冯公上奏张养晦的政绩是鉴照全部国家官员的镜子,他的仁德覆盖法网,张养晦的风格就已经卓然而立了。皇帝知道了他的政绩,命他代理柘县县令。柘县征收起运的粮饷以外所余的银钱,他分文不看。城墙坍塌,水闸堵塞,儒学先师殿倾斜倒塌,立即一一修筑。时值大旱,又买谷三百余石(dàn)以赈济贫民,本道长官卢公极力称赞此事,尤其是别人所难以办成的。到他代理鹿邑县令时,治理方法大都像在柘县时一样。但遭遇时事变化,征兵征饷,催促的文书命令如火一样紧急。张养晦从容不迫地周密办理,丝毫不扰乱民众。鹿邑招募士兵多依靠私人帮贴,多至三、五十金,百姓争着逃亡散去。张养晦劝说晓谕百姓,一切私人帮贴尽兴革除,在每名士兵所需饷银的正规数额外捐献自己的俸禄供给白银二两,还亲自送到郊外,以鼓舞忠义募兵,于是人人奋勇跟随在他的身后。别的县逃跑的人很多,唯独鹿邑没有。他代理府事崇尚识大体、顾大局,刑法公平而政令从简,私人信件和私下馈赠一概婉言辞谢。过路的客人即使没有什么馈赠,而迎来送往也从不失礼节。

  不久,盗贼暗中骚动,忽然在五月下旬出现了谣言,城门白天关闭。张养晦依然不动,亲手书写四个令牌,满城宣示告谕,在内严密整顿民间保甲组织,在外慎重做好黄河防务,冒着暑气亲自巡视,几乎废寝忘食,亿万生灵安居如常。两台长官以防御为急务,评定张养晦的功绩,列为优先提拔的人选,执政官仅以司城之职答复,又将他列为掌管刑法的官,这是因为防守之功像新枝嫩芽一样无人发现,而被埋没了。南台长官王公曾路过中州,目睹张养晦平定患难的辛劳,第一个上疏推荐他,听说他被降级使用,大为不平,宋地民众讴歌他(“民谣云:‘斗城滚滚惊思浑,山阵峨峨自石磐。匪我累言思爱日,微君万里泣重泉。’”),当时他为民众所费的苦心可以想见了。

  丁卯年,举用(举用,即选拔任用)为竹山县令。有放牧的人对张养晦说:“这是贫穷荒凉偏远落后的地方,百姓粗犷凶悍难以治理,何不稍微等待一下?”张养晦说:“竹山县难道不是天子的疆土吗?怎么敢违背君主的命令呢?攀附巴结执政的人,我素来认为可耻而不为。”就登车进入竹山县,竹山县很长时间没有朝廷委任实职的县令,荒废的楼阁很多,管拘捕犯人的衙役天天横暴恣肆索求于民,民不堪命。张养晦刚上任,立即为民众剖析决断,属吏上报事务如同流水,一月之间,事务没有留滞积压的,长官不用督促,乡里没有拘捕犯人的,百姓没有受到惊扰的,多年荒芜的野草很快就被清除了。固陋无知的百姓受到朝廷的教化,目不识官府的人,知道了张养晦的德政,都在县衙台阶上俯身跪拜,以先睹神明一样的县令为快,感叹未曾有这样的长官。上司详察张养晦治理的情状,将要用更为繁多的政务来展现他的才干,而他已经溘然长逝了。郧(yún)院(郧,地名。院,当指都察院。此当指督察院长官)梁公听到张养晦去世的消息,扔下笔说:“失去这位优秀的县令,竹山县百姓没有依靠了!”儿郎开美、五美、启美等听到讣告赶来相迎,伴随灵柩回到故乡。

  张养晦生平正直坦率,刚强不屈,不喜欢和俗人为伍,并且具有观察人物的智慧,一经耳目,发肤肝胆都不能隐藏其真实情况,知道他气度的人都却步不前,不敢接近他,所以互相投合的人像晨星一样稀少,大概是所谓水至清则无鱼吧!人之常情或者在意这事,而张养晦却悠然自得,不变常态,即使到了置身危险境地,经历坎坷时,也不改变思想,差不多称得上不惊不恐、独往独来的人了。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滕州市纪委监察委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Tel:0632-551361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