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宾,字国光,号越峰,滕县人。曾祖父名俊,王俊生王美,都有隐藏不露的美德而不做官。王美生天叙,号朴庵,早年放弃读书做官的事,在乡里有质朴的品行。凭借儿子的显贵被封为御史,死后赠与知府的称号。王天叙生了三个儿子,长子即王嘉宾,次子王元宾,在明世宗嘉靖乙丑年科举考试中考取进士,历任御史及承天府、凤翔府知府,三子王利宾,在庚午年省城科举考试中入选,人们把他比作河东薛氏。
王嘉宾柔弱而不爱玩耍,能朗诵诗。祖母持家严厉,曾经责罚因过失犯错的母亲,王嘉宾在旁边诵诗劝解,祖母从此就宽待母亲了。刚成人,在省城科举考试中入选。嘉靖壬戌年,成为进士,任命为太湖县知县。他崇尚廉洁公正,致力于百姓得到保全和安宁,没有为人所知的名气。督学直指(官名,为朝廷直接派往地方督察学校并处理问题的官员)耿公唯独在众人中推许王嘉宾,名气渐渐大起来。景王的灵柩路过安庆,江上骚动繁忙,王嘉宾为郡中高官,主持办理事务周详严密,所省费用不止千金,各执政大臣开始认为他是个人才,从此很有声望,提拔为南京河南道御史。有个周君怡,明世宗时代曾任给事,议论宰相严嵩被逮入狱而罢官。到明穆宗即位,遵从世宗的遗命起用周君怡为太常少卿,又由于谈论事情违背皇帝的旨意而被贬官。王嘉宾率领众御史上书论说以挽回此事,认为朝廷正因坦直敢言而提拔周君怡,不应当又因直言而责罚周君怡,侃侃而论,长达数千言。当这时,明神宗即位,久居宫中的宦官逐渐引导他嬉戏游乐,在宫中做鳌山角抵等游戏。给事石星上书规劝,言辞恳切坦直,激怒了神宗,在朝廷上用杖打了他。王嘉宾写下奏章投到宫门下,说明不可以这样做的七条理由,皇帝都不予答复,但他正直敢言的声望震动了御史台。过了很久,神宗更喜欢娱乐,用大司农水衡(水衡,官名,负责保管皇室钱财)钱购买珠宝,宫中赏赐没有限度。大司农上报钱财贫乏,朝廷就商议设置三名中丞,分别负责在全国屯积盐,人心骚动不安。王嘉宾极力说明这样做的不利之处,神宗采纳了他的意见,诏令停止办理此事。辛未年春天,正值考察群吏的政绩,中丞吴特请留下王嘉宾主持考察,不要调任他职。王嘉宾又上书陈述六件事,官署议定按他的意见施行。正要破格使用,正值王嘉宾聚合给事上书谈论宦官织造(明代在江宁、杭州、苏州各设置织造衣料以及缯的专局,以供皇帝与宫廷之用,由宦官督其事,称为提督织造)的事,语言冒犯了尚书某人,于是调出京城担任宁国府知府。
当时泾县黄山大强盗董代以白莲教聚集众人,招集流亡之人,图谋反叛朝廷,接纳倪四、沈沛等人,善于根据天象占卜吉凶。王嘉宾侦察得知他们发动动乱的日期,就先期率领敢死士卒,一鼓作气捉住了他们的首领董代等十余人,在都市张贴文书,解散他们的残余党羽,找到谋反的物证,他们都认罪伏法。王嘉宾治理宁国府共二年,治绩为诸郡之最。因父亲的丧事而归乡,接着又为母亲服丧。服丧期满,任命为大名府知府,节纳财物,兴办学校,训导农民促进生产,都和在宁国府时一样。升任山西按察司副使,路过嘉祥县,在馆舍会见客人,忽然疾病发作,倚在枕头上不能说话,过了一会儿就去世了,时年五十三岁。
王嘉宾胸襟坦荡,悠然自得,而无田产以照顾家人,刚强正直,以名誉节操自励。乡试(指在省城举办的科举考试)中举以后,有一个十分奸恶的人请求他写文章,歌颂某个县令的功德,他坚决不应允。在以往做官所治理的地方,认真周到地施行切合实际的政策。而他所经历的郡县,官吏和民众听到讣告,都身穿白色丧服摆设灵位为他哭泣,后来请求作为乡贤祭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