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铎,字振之,滕州人,后来迁居恩州历亭县。孙铎生性聪敏好学,辽阳王遵古一见面就器重他,期望他能官至公辅。考取金世宗大定十三年进士,调任海州军事判官、卫县丞,后补任尚书省令史。
金章宗为右丞相时,对人说:“治理官府的事像孙铎一样,必无错失。”即位之初,问:“孙铎在哪里?”官吏上奏:“担任右都管,出使到宋朝去了。”到孙铎回国后,任命为同知登闻检院事。孙铎进言:“凡上诉的,都是因为尚书省断事不公正。如果上诉的又送回尚书省,则事情必定办不成了。请求按皇帝的旨意作出判断。”皇上认为他说得对,诏令登闻检院,凡是上诉的,每逢皇帝坐朝听政之日都上奏十事。皇帝诏令修定旧时法律,孙铎先上奏《名例》一篇。金章宗承安元年,调任左谏议大夫,改任河东南路转运使,征召任命为中都路都转运使(官名,中国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刚设置讲议钱谷官(金元时期,有些吏员出职入流之前,必须按规定做一定任期的税务官、钱谷官等。此类杂职官虽有品从,但不得入流,而且事繁名微,一般人都不愿就任。钱谷官应指掌管货币和谷物的官员)十个人,孙铎为入选人员之首。承安四年,调任户部尚书。
孙铎趁百官轮流奏事之机上奏说:“近年来号令有的已经实行而又中辍,有的已经修改而又实行了,变动太多,百姓不相信了。请求从现在起凡将下达命令,都再三研讨,如果有益于治理国家,就一定实行,不要顾虑小民的议论。”国子司业(隋以后国子监置司业,为监内的副长官,协助祭酒,掌儒学训导之政)纥烈善才也说:“颁行法令,诏令既已发出,尤其应当固守。”皇上同意他们的上奏。金章宗泰和二年十二月,皇上召见孙铎、户部侍郎张复亨商议发行纸币的事。张复亨说:“三合同钞可以发行。”孙铎请求废止不用。辩论了很长时间,张复亨无言以对了。皇上回头对侍臣说:“孙铎,是刚正之人,即使古代的魏征又怎么超过呢?”
泰和三年,御史中丞孙即康、刑部尚书贾铉都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孙铎继续担任户部尚书。孙铎心中瞧不起这个官职,就对前来贺喜的客人朗诵古人的诗说:“惟有庭前老柏树,春风来似不曾来。”(老柏树,比喻自己。春风,比喻皇上的恩惠。言外之意是说自己没有得到皇上的恩惠。)御史大夫卞(卞,御史大夫的姓或名)弹劾孙铎心怀不满,降职为同知河南府事,改任彰化军节度使,又担任中都转运使。泰和七年,任命为参知政事。
蒲阴县令大中与左司郎中刘昂、通知刺史史肃前、监察御史王宇、吏部主事曹元、户部员外郎李著、监察御史刘国枢、尚书省都事曹温、雄州都军马师周、吏部员外郎徒单永康、太仓使马良显、顺州刺史唐括直思白(唐括直思白,人名)因私议朝政获罪入狱,尚书省上奏他们的罪名成立。孙铎进言:“刘昂等人不敢议论朝政,只不过像郑国人在学校中游乐而已。”(春秋时,郑国人游乐于学校,议论执政之得失。郑国大夫然明建议执政大臣子产毁掉学校。子产不同意,他认为应该允许人们议论,人们所善者则行之,所恶(wù)者则改之。事见《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皇上听后,就减轻了他们的罪过。
孙铎向皇帝进言:“民间纸币多,应该收敛。官府主管税收的机构按税率征税及按各项条款征收税钱须要全收纸币,秋季和夏季征税除实物外全部命令上缴纸币,不要受已经实行条例的局限。农民知道了这种做法,会逐渐重视纸币。近来州县强行摊派的纸币流行于贸易场所,购买纸币无益,只是烦扰百姓罢了。请求撤销各处的钞局,只有省库仍旧存在,面额小的纸币不受区域不同的限制,可以命令通用。”皇上看了他的奏章,就诏令官府说:“可以迅速照此办理。”
金完颜永济大安初期,商议处死黄门李新喜的事(应指立皇的政治事件)。孙铎说:“这是先朝任用他太过分罢了。”卫绍王(卫绍王,即完颜永济)不明白,就说:“你今天才说这事,为什么呢?”接着又说:“今后应当尽言,不要把这事放在心上。”不久,调任尚书左丞,兼编写国史。议论钞法(钞法,有关纸币的法令)违背卫绍王意旨,更因议论李新喜的事降职为浚州防御史,改任安国军节度使,调任绛阳军节度使。
金宣宗即位,召孙铎进宫,因军队作战而道路被阻断。宣宗迁居汴梁,孙铎在宜村朝见宣宗,被任命为太子太师。他有病,宣宗多次派遣使者问候。贞三年辞官养老,这一年去世。